为王敬三先生八十诞辰寿

人生百歲曰上壽,八十曰中壽,六十曰下壽。至六十始可以言壽,至七十則謂之古稀矣,而況八十哉?海甯王敬三先生者,年八十矣,神完而氣全,齒發無所變,以能文聞江湖間,而鄉裏之齒德兼尊者莫逾于先生也。其立功于行伍之間,立德於社會之中,立言於文壇之內,允稱三不朽之人物。先生少力學,成名甚早,而尤於退休後草創金庸學會而蜚聲海內。其精神意氣殊異常人,口不絕吟,手不停筆。其為人飽學老成,若江河決下游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固非世俗所能望其肩。凡地方公益之事無不盡心力而為之,尤于桑梓文化之大發展大繁榮訏謨擘劃,多所匡扶,實厥功甚偉。至若廉隅自飭,甘於奉獻,則又天性使然也。不為無益世道文,其生平所述甚宏,現有多部金學研究之書梓行於世。故極為珍惜寸陰,無絲竹之亂耳,有案牘之勞形,雖日以繼夜,案頭常積卷盈尺,漸臻精力不濟,輒對吾言曰:餘不勝其勞矣。其為學如此,以致有甚者一年之內為之住院者三,竊相與憂而莫能相助。其新近手編之《金庸圖冊》與《金庸研究》專刊付梓在即,出版有期,其不紙貴洛陽,不脛而走者,吾不信也。吾因文學而與之相識相知,其年長吾一倍,遂成忘年之交矣。與之語世道,辯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後常成敗。世固有生不同時而能莫逆於其心者乎?無乃造物者欲使鄉之晚輩荷先生之啟迪有素耶?濱也不敏,蒙先生親炙以“金學”有年,雖茫乎其未有得,而中心竊嚮往之。
山積土而崇,水積流而深,人積德而高。慶其人之壽者,非徒以其閱曆甲子之多而已,殆以其有可慶之實焉。以今觀之,一裏之間豈無七老八十之長者,然行弗惇名弗美,則亦何所持而為之慶哉!則先生之平生固不必有殊尤之行卓絕之名,而君子所貴乎壽者有可慶之實也。何謂有可慶之實也?其曰善足以長人功,足以利人之家國,如《書》所稱《吉人傳》所稱休休之臣,是謂有可壽之實者,故人從而壽之。蓋人壽以百年為期,而老者飲食起居動作無不待於養也,自今以往,君心宜體體益康,享其子之養也益備,由八十而上極於百年也,亦幾矣。踰八望九以底於期頤皆人子之至願,而茂臻於上壽之域,增輝于統宗之譜,豈非一家之盛事哉!世俗自六十七十以至八十九十皆有慶,壽愈高則慶愈隆。想其冠蓋雲集,樽俎雜陳,弦歌迭奏,兒孫繞膝,捧觴為壽,先生之心必甚樂也。然吾思觥籌不足以盡歡,歌舞不足以養志,幣帛不足以輸誠,惟文字可以揚厲德善,故願得太史筆藉手以賀也,此亦古人岡陵松柏之意也。吾從眾可乎?觀先生向之所為,日夜弊精勞力者,其與世之營營利祿之徒,特清濁之分,而其間不能以寸也。幸哉!世之營營於物欲者,聞先生之風,亦可以知所適從也乎!吾非至於夫子之門,則幾於虛此生矣。吾將北面夫子而終身焉,得無既老而有所不可乎?先生聞之,或亦欣然為之浮一大白。古之所謂稱觴上壽者,言簡而意賅,語質而情摯,且不必於誕降之辰縷述其人之生平生事以為祝也,吾言多矣。
因書以為慶。 (魯濱)
赞 (2) 打赏

0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