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前石刻认南朝2:二访陈武帝霸先江宁上坊万安陵

出江宁城,东南行约五里,即至陈武帝霸先万安陵所在,江宁上坊也。下车沿路向北约二里许,即到万安陵也。斯处良田参差,祈泽、长山、青龙、彭城诸山环绕,远则如黛,近则绿满。杨柳夹道,黄花盈野,禾稻杂香,清水间流,房屋楼舍,点缀如画,江南春景概莫如此。

   道路一旁,立一石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安陵石刻。时代:陈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发布年月: 1988年1月13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万安陵石刻五字,笔力遒劲,有颜体笔锋,应出自名家手笔,惟不知出自何许高人之手也。其背则书: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八字。盖石刻经一千五百年风雨沧桑,岁淹存留不易。亟需保护之,以遗后人。余则感喟自语曰:设若人皆有识,我中华文明必昌盛。惜今人口虽好古,实暴殓天物,大肆破坏;更有甚者将公共文物,据为私有,或炫耀财富,或专卖牟利,犹可恨可悲。

   行走万安陵废墟,水田之中,见幼鱼千百成队,追逐相嬉,首尾交缠,怡然欢乐。更有数尾,悬浮水中,冥然不动,似有所思,又似所乐。余则蹑足屏息,不忍叨扰而过。

   (万安陵)天禄高而壮,野性昭然,威武赫然,不类俗兽;辟邪大而雄,昂首啸天,冷漠世事,狰狞古今。两兽相对而立,倏然千百年,朝夕相处,盖生感情。惟咫尺相距,不得亲近;岁月相守,不得狎昵。人生概莫如此,相对不亲,离别相忆,欢乐无多,但争朝夕而已。

余不学史久矣。然略知武帝霸先,伟仪俊彦,战功卓著,英勇非凡。而其简约典用,德义御人,肇造陈朝,荣耀姓氏,千古而今,惟此一人而已。陈虽历卅载而亡,然霸先亦堪称一代英雄人物,丹青册上伟人也。及其僧辩子王颁,焚棺戮尸,扬灰饮髓,非为国是,徒泄私愤。余则痛恨小人,悲哀英雄也。

  

备注:江宁区上坊镇石马冲陈武帝万安陵神道石刻

位于江宁区上坊镇石马冲农田之中,现存两件石兽。二兽造型奇特,均为雄兽。相距48.8米。北兽身长2.50米,高2.57米,颈高1.33米,体围2.43米,较完整。南兽身长2.72米,高2.28米,颈高1.05米,体围2.56米,颈部断裂,胸部碎裂,残缺严重,为侵华日军打靶射击所致。二石兽造型相似,均无角,头有鬃毛,昂首张口,舌不下垂,颏须拂胸,腹侧有双翼,四足,脚趾着地,长尾及地旋转成半圆形。石兽体形较大,似天禄,又类辟邪,造型朴实,线条简洁,且由于体表风蚀严重,雕饰花纹多已磨灭不清。这两件石兽历来认为是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前所置。

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陈高祖条援引《健康实录》记载:陈高祖永定三年葬高安陵,隶县东南古彭城驿侧。今县东崇礼乡,地名陵里,有曰天子林。其地有石麒麟二,里俗相传即陈高祖墓也。去城二十五里。此处应为万安陵无疑。然为何“高”“万”尚缺史补。

史载陈霸先字兴国,吴兴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人。初仕梁,官至交州刺史,后佐王僧辩讨灭侯景,因功升征虏将军。不久,千里驰援,解秦郡北齐兵之围,升任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封长城县公,移镇京口。后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与王僧辩意见对立。他先下手为强,杀了王僧辩,立晋安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太平二年(557年)十月受封陈王,旋即废梁敬帝萧方智自立为帝,国号为陈。陈霸先在位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崩于睿玑殿,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皇后章氏亦葬此陵。陈霸先万安陵陈亡后便遭掘毁。

据《北史•孝行传》记载:陈亡后,王僧辩之子王颁,纠集其父旧部,夜掘万安陵,剖棺焚尸,以报父仇。万安陵虽现仅存石兽一对,然据《建康实录》等文献记载墓前原有华表(石柱),早佚。不仅如此,至少在清代,石马冲陵前还遗存有神道碑。清代著名学者袁枚有《梁武帝疑陵(实为陈武帝万安陵)》诗曰:“古来万事风轮走,除出虚空无不朽。忽逢拦路二麒麟,欲诉前朝尚张口。一麟腹陷泥沙深,一麟僵蹲山角阳。牙须剥落鳞爪尽,风雨千年石不禁。旁有穹碑无文字,万万蝇书记某吏。葵首有穴当胸穿,分别隧入车温车京器……又闻地名石马冲,毋乃陈祖万安宫。”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石马冲石兽墓主的推断值得怀疑。首先这两件石兽总体上不用帝陵的有角天禄和麒麟样式,而用宗室王侯的无角辟邪样式。其次石兽都伸出外面的前肢,这是南齐石兽的特点。右石兽从侧面看,头后仰,胸前突,伸出右肢,头部、颈部、胸部和前肢倾斜呈一斜直线,有一种即将发作的动感,与梁代以后石兽的造型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它很可能是齐或梁初所作,把它比定为陈武帝万安陵之物疑点较多,很难成立。

1:《南史》载陈高祖霸先事迹

陈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姓陈氏。其本甚微,自云汉太丘长寔之后也。少俶傥有大志,长于谋略,意气雄杰,不事生産。及长,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多武艺,明达果断,爲当时推服。身长七尺五寸,日角龙顔,垂手过膝。帝雄武多英略,性甚仁爱。及居阿衡,恒崇宽简。雅尚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不爲虚费。初平侯景及立敬帝,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采,饰无金翠,声乐不列于前。践阼之后,弥厉恭俭。故能隆功茂德,光于江左云。

论曰:陈武帝以雄毅之姿,属殷忧之运,功存拯溺,道济横流,应变无方,盖惟人杰。及乎西都荡覆,江表阽危,僧辩任同伊尹,空结桐宫之恨,贞阳入假秦兵,不息穆嬴之泣。帝乘隙以举,乃蹈玄机,王业所基,始自于此,柴天改物,盖有凭云。

按:2《北史》载王僧辩长子王颁事迹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父僧辩,《南史》有传。颁少俶傥,有文武干局。僧辩平侯景,留颁荆州。遇梁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不绝声,毁瘠骨立。至服阕,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太守,寻拜仪同三司。

   及陈灭,颁密召父在时士卒,得千余人,对之涕泣。其间壮士或问曰:“郎君仇耻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将不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请发其丘陇,斗榇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颁顿桑陈谢,额尽流血,答曰:“其为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诸人请具锹锸。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皆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颁遂焚骨取灰,投水饮之。既而自缚归罪。晋王表其状。文帝曰:“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何忍罪之?”舍而不问。有司录其战功,将加柱国,赐物五千段。颁固辞曰:“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帝从之。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卒于齐州刺史。

按3:《北史》载颁弟王景文事迹

颁弟頍,字景文。年数岁而江陵亡,同诸兄入关。少好游侠,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颙所责怒。于是感激,始读《孝经》、《论语》,昼夜不倦,遂读《左传》、《礼》、《易》、《诗》、《书》,乃叹曰:“书无不可读者。”勤学累载,遂遍通《五经》,究其旨趣,大为儒者所称。解缀文,善谈话。年三十,周武帝引为露门学士,每有议决,多頍所为。性识甄明,精力不倦,好读诸子,遍记异书,以博物称。又晓兵法,益有从横之志,每叹不逢时,常以将相自许。

数载,授汉王谅府谘议参军,王甚礼之。时谅见房陵及秦、蜀二王相次废黜,潜有异志。頍阴劝谅缮甲兵。及文帝崩,谅遂举兵反,多頍之计也。頍后数进奇策,谅不能用。杨素至蒿泽,将战。頍谓其子曰:“气候殊不佳,兵必败。汝可随从我。” 既而兵败,頍将归突厥。至山中,径路断绝,知必不免。谓其子曰:“吾之计谋,不减杨素,但为言不见从,遂至于此。不能坐受禽执,以成竖子之名也。吾死后,汝慎勿过亲故!”于是自杀,瘗之石窟中。其子数日不得食,遂过其故人,竟为所禽。杨素求頍尸得之,斩首,枭于太原。所撰《五经大义》三十卷,有集二十卷,并因兵乱,无复存焉。

赞 (0) 打赏

0

  1. 优璇呵呵,看大家评论如何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