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赋

题记:余从教不经意间已五载矣。初,携博士论文之余味,而立自信,踌躇满志。既入课堂,抒达挥洒。不料零七年忽自生疑,反省菲薄,愈演愈烈,竟至手足无措。思路屡迁屡空,逾两载也。其间魔境种种,不在话下。至去岁始有小悟,零碎参差,似有曲径通幽之窥。适与同仁游历切磋,遂成此小文,以志管悟,并托友情。五载起伏光景,教书治学所获,尽在其中耳。是为存念。山东耿屋子并记。 己丑夏月,时值大暑,余与友数人游于呼伦贝尔草原。牧马点点,池湖如蓝。芳草诉诉,天何湛湛。云气流形,千里如阵。骋怀临风,如忆去远。云影慰地,若秋火烬草,又若春雨润翠。残阳丽天,令千山静穆,又令万水红颜。忘情处,应物而不累物;旅尽时,路过而路无痕。归途兴兴之际,余味袅袅之间,余问友曰:“此行何者为最?”曰:“第二日饮酒纵歌之处。”然哉!夕阳薄暮,清风送晚,陋桌简凳,朋友团坐,履于青草之上,沐于苍穹之下,举杯而高歌,一唱而众和,长啸低吟,乐语漾怀。此非人间之真意乎?或黯然曰:“此忘忧患也!”作《易》者,其有忧患,孟子亦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曾子有所抒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夫子叹与点也。盖乐有不同。死于安乐者,乃谓执于安乐,以安乐为物,猎而私之也。然此猎物私取之乐必于物与私者之间横亘一隔而令私心永不相切,人、物虽咫尺而两隔,尽求取之心而不能尽其有感,徒神伤,此猴子捞月,非静空望月也。人间真意岂在此乎?此点状之思也。然夫子之乐不同。暮春咏归者,打落求取,应物而不以物为物,乃晕物、形物、容物也,此可谓破点生晕。破点者,非忘物、否物,特散开物之执取怀抱也。然则此心既散,岂非空空然而无味乎?子曰:“绘事后素。”唯若空空然者方可绘出丰富绚彩。此谓生晕。生也者,人之本然造创也。故,夫子之乐盖造乐也,非求乐、入乐、找乐、寻乐也!目下社会,乐所少乎?找乐者少乎?不乐而寻乐而入乐所找乐者,其果乐乎?找乐者,其心紧紧裹挟;造乐者,其心本然开起而意蕴升腾,通达而朗现,满怀朗朗清月自移。闭-心、开-心,其义自见也。苏子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苏子之闲若夫子之素,心灵干净而能有所生发,故不期然间于寻常之所而有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知堂有谓“闲适”,其有妙趣。须知闲易、适难。闲也者,西学叔本华体为无聊,尼采给出绝望,其害在无此闲素生发心之体悟也。故,闲适者,实“适-闲”也。不亦有益于教乎?师者,教也。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为师者夫子之教化道路。既点化、开示人生之礼乐于后学,其点化、开示之教本身亦呈现诗兴礼乐之生发造境。若此,其有所教,而其教本亦为教。此所谓陶染、润泽生命,而非灌输、说教也。所教,乐;教,亦乐。故课堂亦为一乐之生发场所。此为教之大也,亦为教之难也。若后学不好其教,盖因不乐其教。此不乐,过在师也。若缘此现状而严加管教,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利,皆仅致其知也,实则貌合神离。神离者,不乐其乐也。若此,师者当自问:“吾亦乐其乐乎?”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诚哉斯言!然此论非谓乐之者乃知-好-乐之进修之径。否则,易令人抱持其言则而与乐永不相即。生与师者当同自察矣。故,知之者,必先好也,好之者,必先乐也。此学之道,亦教之道。乐也者,何其难哉?无处可寻。乐也者,何其易哉?当下即生。然其果难乎?果易乎?
翻译:
2009年夏天,正是大暑时节,我与几位朋友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游玩。辽阔草原上点缀着三五牧马,湖水嵌于其中,映照着蓝天。微风过去,牧草簌簌摇曳,如窃窃私语,仰面对天更是一碧穹庐。大片厚重的云朵缓慢而有力地翻卷,显出形貌,如同千军万马在天边列出阵势。胸怀随着旷野的风在广阔天地间驰骋,不一会儿就像回忆一样跑到了远处。远处云朵的影子映在地上,暗淡了一方水草,就像秋火将草燃尽了一般,又像春雨把青翠打湿。残阳壮丽着整个天空,也以它的暗金色、暗红色镀遍万水千山,于是山更显静穆,水仿佛佳人娇羞,红透了双颊。忘情之处,与万物感应却不牵累于物,旅尽之时,路过却不留下骚扰的脚印。回来的路上,一边回味着旅行的感受,一边问朋友:“这次旅行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朋友说:“应该是第二天饮酒纵歌的所在吧。”是了。那一天,夕阳薄暮,清风送晚,陋桌简凳,朋友团坐,脚下是青草,头顶是苍穹。大家举杯高歌,一唱众和,长啸低吟,欢声笑语荡漾着彼此的胸怀。这莫不就是人间的至乐真意吗?有人皱着眉头批评道:“这样说是缺少忧患意识啊。”写作《易经》的人,是有忧患的。孟子也曾经曰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不过曾子也有过这样的抒怀言语:“暮春时分,穿上新制的春衫,五六个冠者,六七个童子,在沂水里沐浴游泳,在舞雩台上临风挥袖,唱着歌回家去。”对此,孔夫子是颇为赞叹认可的。 如此看来,乐是要做一下区分的。所谓“死于安乐者”之“乐”,说的是把乐当作一个东西一个物,然后不择手段想去占有。在这个过程中,人是人,物是物,人与物是两隔的。即使把物拿在手中,紧紧攥在手里,那种所谓的占有感也是不能尽情的,从而造成神伤。这是猴子捞月,却没悟到静空望月的境界。人间的至乐哪能是指这个?!这是一种点状的思维模式。而夫子的“乐”与此不同。暮春咏归之“乐”,打落了求取之心,与物感应,而不仅仅把物看做物,而是晕开了物、形容状物,这种对待物的方式可以被称作“破点生晕”。“破点”的意思不是忘记物、否定物,只是散开对物的执取怀抱。那么,疑问来了:既然怀抱散开了,岂不是空荡荡没什么意思了吗?不然!孔子说:“绘事后素。”只有心境达到空空然的素净状态,才可以描绘出丰富绚丽的图画。所谓静水映大千。这就是“生晕”的意思。“生”,指的是人原初的一种创造性。所以,夫子之乐其实是一种“造乐”,而非求乐、入乐、找乐、寻乐!当今世界,娱乐场所少吗?找乐的人少吗?不快乐而去娱乐场所寻找快乐的人,他们果真能够快乐吗?找乐的人,他的心是紧紧裹挟的;而造乐的人,他的心是自然打开而升腾着意蕴的,通达朗现,满怀朗朗清月自移。这样看,闭-心、开-心,其意思不是很明显了吗?苏轼曾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苏轼所说的“闲”就是孔子所说的“素”,都是指心灵干净而能有所生发,所以在不期然间,于寻常之所能够有“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知堂先生也说过“闲适”,其有妙趣。我们要明白闲暇可以得到,但享受闲暇的心情却不是那么容易就有。对于”闲暇”,西方的叔本华把之理解成无聊,尼采体会出绝望,他们的理论盲点都是因为缺少这里所说的中国古贤对闲素生发之心的体悟罢了。所以,“闲适”的意思其实是“适-闲”啊。这番道理不也有益于教育吗?老师,就是教育者。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是作为老师的孔子所悉心开示给我们的教育道路。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诉我们人生中的诗礼至乐道理,二是告诉我们这种教育中的“告诉”本身也应该呈现出诗兴礼乐的生发造境。这样,其教育有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其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教育。这就是所谓的“陶染”、“润泽生命”,而不是灌输、说教。所教的内容,是快乐;教学过程也是快乐的。所以,课堂也应该成为一个快乐的生发场所。这是教育的大义所在,也是教育的难处所在。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的教学,就是因为不能在受教育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这种结果,主要责任在老师。老师如果根据此种现状而严加管教,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利,都仅仅是灌输给学生一些教条,仅仅是让学生“知之”,其实学生是貌合神离的。神离,就是不觉得其快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自问:“我自己真的感觉到快乐了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得太好啦。不过,这个话不是说一定要遵循一种从知到好到乐的进修途径。否则,容易让人抱着教条而与真正的快乐擦肩而过。对此,老师与学生都应该自省。所以,真正的“知道”,必然来源于真正的“爱好”,而真正的爱好,必然来源于真正的快乐。这是学习之道,也是教育之道。快乐,多么难啊!无处可寻。快乐,多么容易啊!当下即生。不过,快乐,真的很难吗?快乐,真的容易吗?

作者:iglooo

 

赞 (0) 打赏

0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