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癸巳春至臘月初七

癸巳

周典易留可知疆近 漢典多失乃識域袤

漢賦之盛世 唯無情也 今之盛也 出其二乎

先秦諸子成書於獨 豈窮世能之 每壹言壹行則破墻千裏 斯非盛乎

言不和先王 不順禮儀 謂之奸言 故荀子其賦鹹具詠議 為漢賦之濫

詩窮而後工 詩也 人也

壹切之批評 鹹為解剖隳解之計 抉非藍圖可本

書之貴 乃反情事於行筆之間 斯畫不具也

人具興亡 時有嬗遷 天下大觀亦不克常 唯藏之以書 閱之以我 方得盡情

余友嘗言鄉土之前美不逮耳 斟酌壹二所謂何乎 乃什物疊出 必期新聞 則舊物捐棄 不及所期也 時言壹者消費也 壹者回收也 矛盾哉

奇人異事必新耳目 傳則趨若丘鶴 挾則危涯瀉瓴 無往而不得也 故人必求之 然則乎 或苦吟探微 或索驥古今者 或戾語談怪 或尋仙問道 唯求卓不同耳 然余謂汝曹今所好 中古者幾何 新異者幾何 中古而移者幾何 新異而不移者幾何 其不移者何耶 乃情中之真 之美 之竭 之哀 之邪 之正耳 若中無斯 理據充溢 不足觀也 譬若工廠之新術 農場之新技哉 或聞子夏所言 賢賢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 與朋友交 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隘以天變 今之行者軌以時變 雖之蘇州心未遂 偏之松江情尤切 斯壹夢華英千疊扶以層樓 赭梁滿風道泄南北 胡改府縣唐元之文章 脫夢遊見 唯幾間殘瓦 幾搖芭蕉 尚未還 情亦未還也 癸巳四月十六

雲間醉白池詠觴懷雅之屬 通古者臺榭池蓮 壁泐文章 余之斯間往嘗不下三歲 每厥菡萏流火不甚快哉 而樂中亭檐廊 花木蟬幽 臥闌幹 卷心跡 吟騷賦歌 與古人爭風 時悲賈生之鳥飛 時附淵明之田歸 雖遷千百 已惜囊鑿 賈者 幸者 趨者 比者 亂離其中 唯執輿仍慕 鯤舉是追 此過池之反耳 今煙雨相忘 豈意不更乎 癸巳四月廿三

季夏未央 寒暑豈決 對窗則梧桐雕搖 雲推若山 回眼則樂章空梁 是為舍旁小館 舒衣閉耳 妻話賢良 中庭幾人耳 斯非元亮所謂心遠地偏乎 余話待日偏而歸 妻戲我怎如無賴 壹笑耳  癸巳七月初四

桑榆回谷 雲煙魚腹 戌酉間接 反途暮穆 流寄於斯每以燈火為舉 姿肆亭臺 壹風壹語鹹無白日 女則綽宛如燕 郎必衣合潘安 以為瞽目之尤 夢前提湊 不足悄唱 獨以觀天為味 何乎 乃觀天者 或臥 或倚 或醉也 懶哉 癸巳七月十六
五四移降 諸子輪鳴 嬗輪百年 鮮具溪澄之定 曩及前會儀研 吾竊當為 乃今日繪畫之咎由 無過復古 折衷 西化之三派 復古之於精神 折衷之於法度 西化之於行宿 其何 乃精神無二 法度有別 行宿尚便也 西人尤在精工 必動我也大 吾人高在精神 則法度也變矣 癸巳七月廿壹

七月在晦 辰卯秋露 南窗茂漸 又近雕缺是時唯閑 宕看綠意 偶妻來見 言余看之何物 答其竹也 笑對何竹 余答似竹 殆無眼中之林得余情乎 何來竹耶 余自更笑 又 比日牙風屢犯 夜半輾轉 幸寒荊安撫得轉康豫 知其臨盆仍以余重 幸哉 癸巳七月廿五

六月癸巳 平明廓清 稍白 鹹燒於蘆陽 余扶欄而望 弗禁追遠 其者雲託高嶺 川濯隰苓 木合郊廟 瓦翌鄉鄰 眺之嵣㟐 瞰之夷經 賫黃湯 提綠泉 逸禽娛山 魚麗鼓雲 荷鋤則挾蘭而歸 廻駕則憑橋屬引 景中壹舟 墓前幾章 鬢絲履聘 將誌將嘯 雖曜斜流轉不已 既靈昃沈蘊皆消 爾迺夜缺彈玄燭之舒音 荊薪帶犬吠之唱楹 茂松淒寒淩之懸顛 老叟鞠爐邊之膝茗 部院昇和 禮之黨音 闢堂寘觀 卵之裳幾 於是遊剪韭雨 消之夏光 冬賦白皚 藏之秋場 尋鳥道 數夜蕉 粘遺露 指辰極 特無畢言 將曩昔之間純 扉榛雜莽 燕泥蛛網 女牆巫話 復塗翰想 然今牢之淞滬 信步無暇 雖有草木動以南軒 焚燔沈以繞梁 啜酒假寐 睽柳寄窗 猶蟾影送盞 菱花取照 惟賢荊支庭 尚寄餘傲 然清談兀坐 飦黍豚羊 非松煙芥花不以厭發 豈偏杯面壁者可乘乎 既欲止身 遣興不已 爰撫廣陵 伏癲醉 擲劍舞 問鬼神 古者率斯 來者彌茲 揚搉同儔壹乎 余肆文假之 有改於諸子耶 癸巳七月廿六

秋風其美也 唯壹夏耳 其有久伏四壁而不欲出者 有不得避室而強出者 或曰飲冰雖羸而不至於汗浹 或曰蕉葉既搖必有涼風時來 何比斯日之兼乎 秋風其美猶在江耳 袖盈舟楫 雲帶淩波 裙釵則得笑 匹夫則得溫 夫子嘗言耶 吾人言之 癸巳八月廿九

余自弱冠 嗜壹者讀書也 二鹿隱之望者也 三乃火車也 既嗜而必有缺 何謂耶 乃嗜者生而有之 如人之皆食 有好膘者 有惡者 皆衣有貿素者 有惜錦緞者 自非學而擇之也 故不可明察 爰自雖捧書而不誦 每興往於自作 雖追逸風 而不以彭澤為舉 契壹二佳處也 雖記幼歲 則唯火車止好耳 所好又不唯科學哉 故以觀車為趣不以記之 今之所記者何 余妻間之 試自問余 好在何乎 哂之 癸巳九月十五
比日羈業匆忽 不克至閑 有聞不克至詩 有思不克至文 雖言不謂無助 聞不謂無動 思不謂疏離 然每欲追美 則嘆若郊島 枯如姚鳧 奈惟洗耳閉目不銼耳 惜乎 吾輩流水 沾斯者豈特壹耶 無若邀二三子溫酒向天 更論日影長短 惜 君蘭可攜 黃花雞黍胡在焉 癸巳十月廿壹
昨夜造肆 聞道與賢輩 幸得三秋之勝 汲汲醴醴 沈郁太息 考八代之文 其甲匪無逾前也 然減其韻 增其骨 斷其意 續其三四者 惟法無改 其得會意 失亦斯也 時風如隙 余弓盡藏 當以古鑒之狗烹 滾室之熏耳 何關肉鋪之鬻 太史之墨哉 癸巳十月廿九
葉赴石泥 凍落飛土 臨窗與秋雲寄白 非無懷古之心也 彼素當空 前人似照 容助於山川青才 出於舊範 或傾之聿 或研之理 其明勝天下者 謂之高古 其離者高也 軌者古也 故先輩攜能 錐前而謀今 後來見跡 往稱而復嘆之 其古何 乃我人之美也 我族之性也 近人重革命何 乃他人之適也 他邦之技也 雖當首肯 不可壹切 斯為壹瞥 癸巳冬月十七

得聞文衡山筆墨集問於姑蘇 攜妻造返 同意者諸千人 摩肩觀瀾 鮮有所嘗 壹覺寒明 有寄不過平江小啖 忠王亭槐 念之往來求甲而得乙者 弗不具此類 今每以所失而太息者 可鑒壹二乎 癸巳冬月廿八

虞山二王滿紙遺風 壑不哀宋 氣不盤唐 何之若觀鶩而為掌珠耶 乃其得古人之和事也 故處中不激 有諧世風影 今人知新而不抑爭 豈不拔本而求以源乎 癸巳臘月初七

赞 (0) 打赏

0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