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弟书

贤弟如晤:

家中一别,迄至于今,半年有余。近日愚兄闻汝治学诸多不顺,困惑交加。故兄作此书,与子倾谈于纸上,盼解贤弟之惑。古语云:“人生不得意之事,十之八九。”世事本无常,况天有晴初霜旦,月尚阴晴圆缺。世人俱明此道,然皆困于此。汝性焦躁,每遇不顺,画地为牢,锁于此间,心情自不得开豁。吾以为汝应多习自广之法,凡事宽心,心宽乃性宽,性宽后目宽,目宽乃志大,必为所大,人生大势,在乎一心。西汉贾谊,见鵩鸟滞于舍下,乃不祥之兆,以为己命不久矣。遂作《鵩鸟赋》,以此自广;昔日东坡,谪居岭南,不卑不亢,宠辱皆忘,仍作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至人虽难测天命,然福祸至门,皆不为所动。因其察乎盈虚,明乎自广,则凡事皆刚,烦忧自随风而去。贤弟若能明此真意,治学之事,何足道哉?吾以为求学之事,在乎一勤。勤补拙,是为良训。吾昔读书,生性慵懒,不以孔、孟为师,反以糜、乐为道,乃铸成大错。大抵庸人皆束于此教也。故欲立非常,辄将发愤,乃稍有成。南方有虫,名曰蜂。其形微微然,其声嗡嗡然,貌不扬,体非硕,而蜂由生及死,以勤安生而立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疲惫,竟以为勤;北方有花,名曰向阳。其瓣如大盘,状似骄阳,逢日出之机,穷尽其毕生之力,逐日而旋。苟非蜂,亦非向阳之花,然治学之道,二者之勤,皆可取之。庸者治学,其志常与道相背;惰者治学,其言常与行相抗:闲人治学,其情常与意相左。此三者,汝皆当绕而避之,当效至人,引以为师:战国苏秦,夜间读书欲睡,乃引锥自刺其股,流血及履,终有所成;汉时孙敬,嗜书如命,晨夕不休,及寝,以绳系其头,悬于屋梁,乃为大家;前有圣人仲尼韦编三绝,后有书圣逸少洗池成墨,今者鲁迅食椒御寒,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韩愈一言以弊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故贤弟若欲学而有成,只在于一勤字而已。伯隅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其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愚兄以为,此中真意皆出于一“独”、一“望”而已。尝尽寂寞,耐尽孤独,不为所憾,此为“独”也;攀援望远,瞰察路径,胸藏大志,此为“望”也。其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既得大志,不复问归,夙兴夜寐,孜孜以求,衣宽不悔。其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求学之路,幽幽漫漫,功成之辉,璀璀渺渺,然大成之日,却已不知身已在其间。辛酸往日,终化为青烟一缕。愚兄读书之时常以此三境自勉,贤弟自当心记此金玉良言,日后必大有裨益。多有学者,生于甲胄之家,长于朱门之内,而废寝忘食,挑灯夜读,学以为尚;况吾等皆出自寒门,家徒四壁,若不苦读,何有颜乎?家中老母,年逾半百,体常不适,终年卧于床中,时步于中庭维艰。然每念及吾等求学之事,其心忡忡。汝忆否?三四年前某夕,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尔往校之时,裘衿怠于家中。母忧,恐汝有冻馁之患,意以一人,于深山巨谷中,行数里,遗暖汤冬裘于汝。汝忆否?幼时家贫,无力偿学资。九月将至,父常怠于深山之中,数日不归,欲捕野禽,易于市集,以抵学资。每念此种种,吾常泪湿青衫。故吾等若非苦读,难偿父母之恩。书短意长,兄不能一一细说。吾盼贤弟能常读此书,博思之,笃行之,修心为上,以勤贯之,终有所成。来日题名金榜,岂有他者哉! 愚兄 辛卯年7月19日于灯下

翻译:
弟,见信如见面。自从家里分别以后,到今天已经半年多了。最近我听说你学习总是有许多的不顺利,困惑交加。于是我就写了这封信,与你在纸上交谈,盼望能够解决你的一些疑惑。古人说:“人生不得意之事,十之八九。”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变幻无常,况且天都有晴有霜冻,月亮也有阴晴圆缺。世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却又都困在这上面。你的性子过于急躁,每当遇到不顺利的境况,就好像在地上给自己画了一个牢房一样,锁在里面,动弹不得,心情哪里能好到哪去呢?我认为,你应该多多学习自我宽慰的方法,凡事都想开一些,想开了性格自然就开豁了,性格开豁了,目光也会更加长远,目光放远大了,志向也就跟着远大起来,所有目标都朝着大方向走去,人生的大势不就在于一个“心”字么?西汉的贾谊,有一天他看到乌鸦停在他的屋檐下,这是个十分不祥的预兆,就以为自己活不长了,心情十分郁闷。于是他便写下了名流千古的《鵩鸟赋》,用以自我宽慰;古时候的苏轼,他仕途不顺,被贬谪到岭南做官,但是他一点都不灰心,忘记了所有的荣耀与耻辱,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这些伟人虽然难以预测上天的旨意,但是当福祸来到门前的时候,都不为所动。因为他们知道事物盈缺转换的道理,又明白自我宽慰的办法,于是遇到任何事都可以坚强地面对,烦恼和忧愁也自然随风而去了。弟弟你如果能够明白其中的真意,学习的事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我认为学习这件事,在于一个“勤”字。勤能补拙,这个是个好训诫呀!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性子太懒了,不以孔孟为老师,反而有贪图享乐的观念,于是便铸成了大错。大部分庸人的被这些东西束缚。所以你如果想成为一个不平常的人的话,一定要发愤,才会有点成就。南方有一种昆虫,名字叫蜜蜂。它的体态非常微小,声音嗡嗡地叫,其貌不扬,但是它从出生到死亡都以勤奋为自己的宗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永远那么勤奋,不知道什么叫疲劳;北方有一种花,叫向阳花。花瓣像一个大盘子,样子像太阳一般,每逢太阳出来的时候,它就用尽所有的力量,跟着太阳的方向旋转,也未曾觉得疲惫。我们都不是花也不是蜜蜂,但是它们勤奋的精神,都可以学习啊!庸才学习,他们的志向常常会与意念相背;懒惰的人学习,他们的言行往往难以一致;闲散的人学习,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总是很难统一。这三种人你不应该去效仿,应该学习那些成功的人,以他们为老师:战国有个人叫苏秦,为了防止晚上读书的时候打瞌睡,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屁股,血流出来都到了鞋子上,后来终于让他学有所成;汉朝的孙敬,他爱读书就像爱自己的命一样。读起书来不分日夜,到睡觉的时候,就用绳子把绑在自己的头上,绳子另一头吊在房梁上,后来他也成为了一代宗师;前有孔子韦编三绝,后有王羲之洗池成墨,今有鲁迅食椒御寒,这都是圣贤发愤时的所作所为啊。用韩愈的一句话来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所以弟弟你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只在一个“勤“字而已!王国维说:“古往今来有所成就的人、有学问的人,一定要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认为,这其中的真意只出自于一个“独”和一个“望”字而已。尝尽寂寞,耐尽孤独,而不为所动,这就是“独”;攀爬到高处,望向远方,看看人生的道路怎么走,从此立下大志向,这就是“望”。第二层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应该不问归路,只顾风雨兼程,从早到晚孜孜以求,就算人越磨越瘦,以致衣服越穿越宽也没有一丝悔意。第三境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求学的道路如此漫长,成功的光辉如此璀璨而渺茫,但是等到真正成功的那天,自己却感觉不到自己已经身在成功之巅了。一切心酸和泪水都将化作一缕青烟,随风而去。我现在读书经常用这三个境界来勉励自己,弟弟你也要记住这些金玉良言,以后一定会对你有用的。有多少的学者,出生于甲胄之家,在贵族之家成长,但是他们仍然废寝忘食,挑灯夜读,以学习为尚任;何况我们都是出自寒门,家里贫困,别无长物,如果不苦读,还有什么颜面呢?家里的老母亲年纪已经过了50岁了,身体还不好,常年卧病于床,从床上走到院子都十分艰难。但是每当说到我们读书的事情,就十分的担忧。你还记得么?三四年前的某个晚上,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刮着寒风,积雪都有好几尺深。你在去学校的时候却把棉袄忘在家里了。母亲十分的不安,就怕你会冻着饿着,坚持一个人在深山中行走了几里路,给你送去棉袄和暖汤。你还记得么?小时候我们家里太穷了,连学费都交不起。每当九月开学的时候,父亲就常常呆在深山老林里,几天不回家,就是想捕捉几只野味,卖到市集里去,换取我们的学费。每当想到这些往事,我的眼泪就常常沾湿了衣裳。所以,我们如果不苦读的话,怎么对得起父母的大恩啊?要说的东西有太多了,这封信是无法承载的,我不能一一细说了。总之,我就盼望着你能够常常拿出这封信来看一看,常常反思,并且付之以行动,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用勤奋来浇灌未来,一定会有成就的。等到题名金榜的时候,难道还会是其他人么?

作者:Larry

赞 (0) 打赏

0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