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以暴易暴

[不食周粟]  殷朝末年,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一名伯夷,一名叔齐。国君在位时,有意立叔齐继承王位。国君死后,叔齐和伯夷互相推让,都不愿自立为君,最后两人都弃位逃往周地。当他们到达时,周文王已死,周武王即位,开始伐纣。伯夷叔齐听到这个消息后,拦住周武王的马头进行劝谏,认为伐纣是不仁不孝。后来武王灭殷,天下归顺周朝。“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孔子说他们是“求仁得仁”。韩愈还特别写了一篇《伯夷颂》。后来,人们就用“不食周粟”比喻以绝食来反对某种行动和做法。

[以暴易暴]  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饿的快死时,唱了一支歌,歌词中有“以暴易暴兮”的句子,意思是殷纣固然残暴,但用武力来讨伐他,同样是残暴的。后世常用“以暴易暴”表示时势不见好转,以残暴统治代替残暴统治。

[出典]  《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赞 (0) 打赏

0

此文若合君意,请赏碎银嘉奖爱文言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